江苏省吴江区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(太湖新城)八坼金和路67号 ares_mei@wjctconn.com

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

研发、生产和销售电子连接器USB/MINI/FPC/RJ45/,及汽车线束等。公司有自动化高速连续冲压生产线,注塑生产线,装配生产线,线束生产线。

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

研发、生产和销售电子连接器USB/MINI/FPC/RJ45/,及汽车线束等。公司有自动化高速连续冲压生产线,注塑生产线,装配生产线,线束生产线。

贸易战加剧,中国连接器厂商加速本土供应链布局

2025-04-02 伟聚电子

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,电子连接器行业面临供应链安全与技术自主可控的双重挑战。中国厂商正加速推进本土化供应链布局,通过技术替代、垂直整合、区域化生产等策略降低对外依赖,并抢占高端市场份额。

核心摘要

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,电子连接器行业面临供应链安全技术自主可控的双重挑战。中国厂商正加速推进本土化供应链布局,通过技术替代、垂直整合、区域化生产等策略降低对外依赖,并抢占高端市场份额。


一、贸易战对连接器行业的影响

  1. 关税与出口限制

    • 美国对华加征25%关税涉及部分电子连接器(如高速背板、汽车高压连接器),导致出口成本上升。

    • 实体清单限制(如华为供应商)倒逼国内厂商寻找国产替代方案。

  2. 技术封锁风险

    • 高端连接器材料(如高性能工程塑料、镀金触点)及设备(精密冲压模具)进口受限,威胁产能稳定性。

  3. 国际客户订单转移

    • 苹果、戴尔等品牌要求供应链“中国+1”(如向东南亚分散产能),部分台资厂(如富士康)已减少大陆连接器采购。


二、中国厂商的本土化应对策略

1. 供应链垂直整合

  • 案例:立讯精密收购台湾宣德(线束与连接器技术),自建铜合金冲压产线,将核心材料自制率从30%提升至60%。

  • 效果:缩短交付周期,降低美国原材料(如TE Connectivity的塑胶粒子)断供风险。

2. 关键材料国产替代

  • 突破领域

    • 绝缘材料:中石化开发**LCP(液晶聚合物)**替代美国杜邦产品;

    • 金属镀层:厦门钨业攻克纳米银涂层技术,替代日本田中贵金属的镀金工艺。

  • 挑战:国产材料在高频信号损耗(5G应用)和耐久性(汽车振动环境)上仍需迭代。

3. 区域化产能布局

  • 国内:向中西部(如江西、四川)转移工厂,利用更低人力/土地成本;

  • 海外

    • 越南/墨西哥建厂规避关税(如长盈精密越南基地2024年投产);

    • 但核心研发与高附加值生产仍保留在国内(如华为东莞连接器实验室)。

4. 政策与资本助力

  • 政府支持:工信部“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”将高端连接器列为重点,提供税收减免;

  • 资本投入:2023年国内连接器领域融资超50亿元,聚焦射频(5G)、车规级产品。


三、竞争格局变化

维度 国际厂商(TE/安费诺) 中国厂商(立讯/中航光电)
技术优势 主导航空航天、高速通信等高端领域 在中低端市场(消费电子、新能源车)成本领先
供应链策略 全球化分散(墨西哥、马来西亚) 本土化为主,辅以东南亚产能规避风险
客户绑定 深度合作特斯拉、波音等 依托比亚迪、华为等国内头部客户反向突破

四、未来挑战

  1. 技术差距:中国厂商在10Gbps+高速连接器军工级可靠性领域仍落后国际龙头;

  2. 地缘政治:若美国扩大对华半导体设备禁令,可能波及连接器精密制造(如蚀刻工艺);

  3. 利润压力:本土化初期研发与产能投入导致毛利率下滑(如瑞可达2023年净利润下降8%)。